教育部、衛生部決定分批共建高等學校醫學院
為推進高等醫學教育改革和醫藥衛生體制改革,近日,教育部、衛生部聯合印發文件,決定啟動實施共建高校醫學院工作。批共建高校醫學院包括北京大學醫學部、北京協和醫學院(清華大學醫學部)等10所部屬高校醫學院(部、中心)。
為深入貫徹黨的十七大精神,實施科教興國、人才強國戰略,落實《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》、《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》、《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》和《中共中央、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》,進步促進高等醫學教育改革和發展,加強醫學教育與衛生事業發展需求的結合,建立可持續發展的醫藥衛生人才培養和科技創新機制,衛生部與教育部經協商,決定通過兩部共建高校醫學院的形式,使共建高校醫學院(部、中心)在培養秀醫學人才、提供高水平研究成果、開展高質量醫療和公共衛生服務方面做出更大貢獻。據悉,兩部共建高校醫學院主要包括四方面內容:
是提高醫學人才培養質量。兩部將根據醫藥衛生人才隊伍建設的發展需求,共同研究制定醫學人才培養規劃和指導意見;共同推動共建高校醫學院(部、中心)進步深化教學改革,創新醫學人才培養模式,提高醫學教育質量;兩部共同采取措施,將共建高校醫學院(部、中心)作為院校醫學教育、畢業后醫學教育和繼續醫學教育的重要基地,充分發揮其辦學勢,加強全科醫學師資教育,通過對口協作等途徑開展農村和社區衛生人員培訓和繼續醫學教育,為提高基層醫療衛生服務水平做出更大的貢獻。
二是加強醫學學科建設,提升醫學科研水平。兩部共同指導共建高校醫學院(部、中心)制定醫學重點學科建設規劃,促進醫學學科的建設與發展;積爭取資源,在共建高校醫學院(部、中心)和附屬醫院中有計劃地建設批重點實驗室;兩部支持共建高校醫學院(部、中心)承擔重大科研任務,加強醫學原始創新能力建設,促進醫學技術的研發、轉化與推廣應用。
三是充分發揮共建高校附屬醫院的重要作用。兩部將積引導共建高校附屬醫院創新管理模式和運行機制,加強醫療、教學和科研的有機結合,進步強化附屬醫院的教學和培訓職能;充分發揮其在全科醫師培養、住院醫師規范化培訓、公立醫院改革乃至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中的示范與引作用。
四是要求共建高校加強醫學院(部、中心)的建設,遵循醫學教育規律,統籌規劃、深化改革、整合資源、加大投入,推動醫學教育、科研及醫療衛生服務的有機結合和全面發展,使醫學教育在學校的整體發展格局中獲得長足發展。
據了解,批共建高校醫學院(部、中心)為北京大學醫學部、北京協和醫學院(清華大學醫學部)、吉林大學白求恩醫學部、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、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、浙江大學醫學部、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、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、中山大學醫學部、四川大學華西醫學中心。在此基礎上,兩部將根據落實《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》和《中共中央、國務院關于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》的要求,適時擴大共建高校醫學院(部、中心)的范圍。